酸碱性一般的概念,金属盐类物质,如钾、钠、钙、镁、铁等的复合物进入人体之后,其形成阳离子的过程帮助人体呈现碱性状态。 非金属类,如磷、氯、硫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使人体呈现酸性状态。
所以,如果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代谢,留下钠、钾、钙等灰分为主,就被归为碱性食品,大多数蔬菜和水果属于这类食物。而一些谷类、啤酒、鱼、动物肉和内脏含硫、磷、氯等元素居多,代谢后产生以带有阴离子的酸根为主,所以这类食物则被归为酸性食品。
溶液的酸碱度是用pH来表示的。pH即学术上所称的氢离子指数。pH的范围定为0~14,小于7.0表示溶液为酸性,数字越小则表示酸度越高;pH等于7.0表示中性,大于7.0则为碱性,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酸碱性食品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呢?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应该合理搭配,使人体达到酸碱平衡才对身体健康有益。人体血液正常的酸碱度应该在pH7.35到7.45之间。
在笔者所能查得到的中文资料中,葡萄和葡萄酒都归为碱性食品,而且是强碱性的食品。
然而,在公布的英文资料中,葡萄酒则均归为偏酸性的饮品,与中文资料所给出的结果相差甚远。笔者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找出为何会存在此差异的缘由或各自的解释,所以期待能得到有关的人士的帮助和解答。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所有酒类饮品中,葡萄酒的酸性是弱的,啤酒、烈酒等酒类都属于强酸性食品,因为啤酒和许多烈酒由谷物或糖、淀粉类偏酸性食品加工而来。
葡萄酒的选材有别于其他酒类,使用富含矿物质的强碱性的葡萄加工酿制而成,使得葡萄酒富含对人体有用的矿物质和多酚类物质。葡萄酒微酸的属性也许与发酵和酿酒过程等有关,比如使用的二氧化硫,这种普遍用于食品加工业的物质有着防腐、抗氧化的功效。